一邊是幣圈“一姐”高調入駐各大炒幣群,以及BNB Chain生態的亂象叢生,另一邊,Solana和Base兩條公鏈卻爆發了激烈的意識形態衝突。這兩條都被社群視為具有“美國基因”的區塊鏈,如今卻在根本價值觀上徹底決裂,這場爭端也折射出當前加密世界正在經歷的深刻變革。
這次衝突的導火索是Solana發布的一則宣傳短片(後已被刪除)。影片講述了一位名為“American”的男子,他代表著傳統美國價值觀、創新精神和理性思維,而一位諮詢師則象徵著現代社會某些意識形態趨勢。
American對科技創新、多行星探索、核能、加密貨幣和人工智能等領域充滿熱情,但諮詢師卻不斷引導他關注身份政治、性別認同和社會建構論,而非實際行動和進步。
American對此感到困惑和不滿。他發現自己的理性思維和創新精神被視為問題,甚至因為堅持數學的客觀性(“2+2=4”)而遭到“取消”。在被迫配合監管政策,例如打壓加密貨幣和放緩核能審批後,American最終無法忍受,決定重新擁抱創新和實幹。他在影片結尾“解僱”了諮詢師,象徵著對現代某些意識形態的反抗。
影片的結尾,American衝破束縛,屏幕上顯示“American is Back”,以及Solana五月會議的宣傳信息和象徵加速主義的標誌性LOGO。
這則廣告引發了社群的激烈討論,褒貶不一。Solana在發布後數小時內選擇刪除影片,但有人將其上傳至Zora供社群Mint,目前市值已達12萬美元。
與此同時,Base也發布了一則短片作為回應。影片講述了一位老車商的轉變歷程。他最初沉浸於傳統汽車交易,對加密貨幣一無所知。但在面對銀行轉賬緩慢、營業時間受限、現金交易不便等實際問題時,他開始思考新的解決方案。最終,在一位回頭客的推薦下,他接受了加密貨幣。
在Solana的廣告引發爭議的同時,有人翻出了其2020年因“黑命貴”運動而發起的政治捐款活動。當時,Solana聲稱“無論種族或性別,人人平等,公平正義”。如今,又發布指責跨性別阻礙創新的廣告內容,這被社群批評為政治立場的轉變。
Solana與以太坊、Base等生態的爭論並非首次。但不同的是,自特朗普上任後,以Solana、Base為首的位於美國的區塊鏈生態,與以太坊展現出了截然不同的政治主張和意識形態選擇。
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堅持其政治立場,保持去中心化、拒絕政治干預、避免投機主義,同時推動技術和生態創新。他希望以太坊能堅守最初的價值觀,並通過實際應用吸引更多用戶,而非通過迎合政治或既得利益集團來獲取短期優勢。
在社交媒體上,他直言以太坊基金會將避免親近任何政治人物,道不同不相為謀,企圖蹭政治家熱度的人是誤入歧途,以太坊需要更明確清晰的定位。
反觀Solana和Base,以及Cardano、Ripple等加密項目,已經成為了特朗普的座上賓。
今年2月,Solana更新了品牌形象,宣傳banner上打出了“ACCELERATE”字樣,並且背景直接換上了美國國旗。
目前,Solana的這則短片在英文社群中引發了激烈的爭論。有人質疑Solana作為一個開源項目,特別是建立在密碼學基礎上的項目,為何要選擇如此奇怪的立場,令人費解。
“你難道沒意識到,有極不成比例的數量的跨性別開發者在為開源、密碼學、安全和情報軟件做出貢獻嗎?幾乎每個成長於密碼朋克文化的人,都至少知道一個跨性別的超級開發者或黑客,他們簡直就是傳奇般的存在。這些社區之所以如此令人敬佩,是因為它們始終秉持著這樣一個信條:我們不在乎你是誰,我們只在乎你做了什麼。”
也有人支持Solana的立場,認為既然擁有政治資源,就應該合理利用,以求讓生態發展利益最大化。
還有人認為這則廣告是非常聰明的營銷,“那些哭喊著‘加密貨幣應該是去中心化的、政治中立’的人完全沒抓住重點,這個廣告就是設計來讓人感到尷尬並激起憤怒的,你們全都上鉤了——這反而讓它的傳播更廣。”事實也的確如此,現在這則廣告短片正在被廣泛傳播。
與此同時,社群對以太坊的抱怨也未曾停止,“隨便怎麼說Solana那些讓人尷尬的營銷,但至少他們不怕嘗試各種事情,無論這些事情看起來多麼愚蠢。Ethereum卻忙著保持‘可信的中立’,並發布很多陳詞濫調。”
當Solana將品牌形象錨定星條旗,Base用商業敘事暗諷傳統金融體系時,加密貨幣早已不可逆轉地踏入了意識形態的角鬥場。這場“美國鏈”的價值觀戰爭,既暴露了公鏈生態爭奪政治話語權的野心,也折射出去中心化信仰與實用主義生存法則的深層矛盾。
正如比特幣曾試圖用算法消解主權意志,而今的Layer1們卻在主動編織政治敘事——這或許預示著加密革命的2.0劇本:技術協議開始學習操弄意識形態工具,而“可信中立”的原始教義,正被更複雜的現實博弈重新定義。當代碼無法自證立場,加密世界的未來,或許不再由哈希率獨佔裁判席。